作為一家年產能超 100 萬噸的大型造紙企業,多年來深耕廢紙回收、熱電聯產與綠色造紙相融合的發展路徑。這種 “從廢紙到紙品,再到能源循環” 的理念,與斯瑞德創新提出的 “造紙 — 產廢(輕渣 / 絞繩)—RDF 替代燃料制備 — 熱電鍋爐供能” 經濟循環模式高度契合。雙方的合作,以技術創新為矛,直擊紙業固廢處理的行業痛點,使造紙企業從被動的固廢處置轉向主動的資源循環,最終實現經濟效益、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三重共贏。
1、痛點直擊紙業固廢的 “環保與成本雙重困境”
該紙廠以回收 OCC 等廢紙為主要原料,在造紙過程中,每天會產生數百噸固廢,其中以輕渣、絞繩為主。這些固廢成分復雜,是軟塑料、橡膠、硬塑料、紙纖維、廢鐵絲等的混合體,可再生處理難度極大,一度成為懸在企業頭上的 “環保利劍”。
在引入斯瑞德解決方案之前,紙廠一般將這些固廢交由第三方處理中心處置,每噸需支付數幾十元處理費用,一年下來,僅固廢處置成本就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。更關鍵的是,這種 “付費外運處理” 的模式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固廢問題,反而可能埋下二次污染的隱患。
因此,尋找一條更經濟、更環保的固廢處理路徑,成為紙廠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。
2、定制方案 斯瑞德“雙線并行”固廢RDF解決方案
斯瑞德團隊在深入調研該紙廠的固廢特性后,敏銳地發現了兩個可聯動解決的核心問題:一方面是紙廠自身大量固廢的處理壓力,另一方面是造紙過程中高昂的能耗成本 —— 電熱能耗占運營總成本的 20%~30%,且主要依賴自備熱電廠的煤炭消耗。加上紙廠周邊存在豐富的工業固廢資源,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:融合紙廠自產固廢與外來工業固廢垃圾,打造 RDF 替代燃料綜合處理系統。
這套方案以 “雙線并行” 為核心設計:A 線專注處理廠內造紙固廢,B 線專項應對外來工業固廢,通過斯瑞德RDF替代燃料制備技術實現固廢垃圾的價值更大化利用,既降低了煤炭消耗與用電成本,又為造紙產品減輕了 “碳負擔”。
A線紙廠固廢RDF替代燃料制備:
針對紙廠輕渣、絞繩等固廢的不規則形態與復雜成分,采用了“二級破碎+風選+磁選”的組合工藝:通過粗破機以低速高扭矩撕碎不規則長條廢渣,避免纏繞;風選系統利用密度差高效分離輕重物料,磁選去除鐵質金屬,最后再經過細破碎機的二級破碎,使 99.5% 的出料尺寸控制在≤100mm,從而得到除雜率達95%以上的高熱值RDF替代燃料,產能可達30t/h。
B線 工業固廢RDF替代燃料制備:
對于周邊的廢紡織物、皮革邊角料等工業固廢垃圾,斯瑞德配置了 “粗破 + 風選 + 磁選 + 單軸細破” 的深度處理工藝。通過精細化破碎機對物料進行多段破碎,再通過精準的篩分工序,將工業固廢不可燃物與雜質分離出來,最終得到的出料尺寸80MM以下的高熱值RDF替代燃料,產能可達20 t/h。
3.經濟效益 困境突圍到低碳轉型的實踐
“過去,復雜的固廢成分讓我們頭疼不已,傳統設備要么處理不徹底,要么無法滿足鍋爐對燃料的嚴格要求。” 該紙廠負責人坦言,“斯瑞德的 RDF 替代燃料制備技術,憑借高效的破碎能力和精準的分選系統,完美解決了再生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輕渣、絞繩等固廢問題。更重要的是,產出的 RDF 燃料可直接用于鍋爐熱電聯產,這與我們企業未來的低碳發展規劃十分契合。”
項目從2023年立項以來,到2025年投產運營,預計年可消納固廢25–30萬噸,節約標煤10萬噸,發電1.67億kWh,供汽116.6萬噸,減排CO? 約26萬噸。
?
在全球“碳減排”的背景下,RDF替代燃料制備技術,不但減少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,還有效推動了傳統高污染行業實現減污降碳、節能增效的目標,帶來環境質量改善和產業發展的多重效應。未來或將成為造紙企業低碳發展最重要的手段,也將是造紙企業應對“碳中和”的首選方式。
微信掃一掃